DSC_1649.jpg

 

今天參加學校為國際學生舉辦的一場演講

主題是  How to be a Norwegian student

演講者是一個作家

來自加拿大法語區

已經在挪威住了七年

經營一個粉專叫 I fucking love Norway

簡單來說就是用淺顯易懂的小漫畫

讓你在大笑中更了解挪威人與挪威社會

 

整個演講大致是以挪威人的文化和性格為主軸

以及身為外國人在這裡可能會感到困惑和挫折的情形

整體而言挪威人比較是外冷內熱的

而且相當需要屬於個人的空間

所以講者說如果約挪威人出去

一定要去能讓他覺得自己有機會逃離的地方

(所以如果在電梯裡跟挪威人講話他們通常會覺得很崩潰)

像是如果你在爬山時遇到挪威人

他們就會比較友善

因為那是他們能自由選擇離開或留下的場合

 

另外也很有趣的是

對許多文化而言一起吃晚餐是為了更了解對方

但對挪威人而言

一起吃晚餐代表的是一段成功發展的關係的結果

意思就是說如果我今天要邀請一個挪威人吃晚餐

我不應該在學校認識他之後就馬上這麼做

而是需要一起經過實體活動後(譬如社團)

這麼做才比較合適

也因此想交到挪威朋友最容易的方式還是加入社團

 

另外關於個人空間

講者也說到挪威很有趣的一個文化 "Hytte"

"Hytte" 是一種度假小屋的概念

但它通常是要開很久的車走很多的路

來到沒自來水也沒有電的與世隔絕的地方

挪威人就超愛這個

每個家庭幾乎都會花大把的錢去買一個這樣的小屋

假期的時候就去過與世隔絕的生活

講者還說挪威人過去曾和英國爭一個接近南極的島嶼

因為是一個基本上甚麼都沒有的地方

所以英國後來就同意歸給挪威

然後挪威人就超高興的

因為他們可以在島上蓋Hytte

至今那裏還有世界上最偏遠最杳無人煙的Hytte

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XDD

 

講者說他的許多非挪威人朋友在挪威待過後

最終會失望地離去

因為覺得自己都沒有交到挪威朋友

然後講者就會問他們說是怎麼回事

然後他們就說是有固定會每周碰面的挪威人

但通常都沒有講太多話

然後講者就說這已經是很好的朋友了XD

講者曾經請一個挪威人定義什麼是"好朋友"

結果那個人想了一會兒說

"能夠和我待在同一個空間,保持沉默但我們還是覺得很自在的人"

其實我覺得這個解釋還滿好的XD

不過也許對一些很熱情的民族來說很不可思議吧

最終講者以山貓來比喻挪威人

如果你試圖去抓到山貓

他只會逃走

你能做的就是慢慢陪他玩

最終他可能就會決定坐下來和你吃個飯XD

 

因為目前還沒有接觸太多挪威學生

(只有我的鄰居,但她和我聽到一般對於挪威人的描述實在不太一樣,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XD)

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倒是結束後和一起來的日本朋友回宿舍時

她就說起日本人和演講者所描述的挪威人其實滿類似的

所以她覺得很能夠理解

然後也是喝了酒就會熱情很多

(這讓我這個不太喝酒的人不知該如何是好XD)

她說對日本人而言

人際關係也是有著很類似的"小泡泡"

在泡泡以外的人突然闖入(例如和不夠熟的人吃飯)

就會讓他們覺得緊張

但她也說日本人不太喜歡獨自一人

可以的話他們會希望有人能一起吃飯或做一些活動

(和小泡泡裡面的人XD)

然後他們很喜歡用社群軟體和朋友聊天

所以和挪威人還是有些不同

 

回頭看看台灣的話

我覺得其實很難定位台灣人的特性

外向內向的人都有一些

硬要整體來說的話似乎是比較介於中間吧

在台灣社會一般場合也不太適合和陌生人搭話

通常也會有一些讓自己覺得舒服的人際圈泡泡

但相較於挪威或日本社會

在人際關係方面

我覺得似乎沒有那麼牢不可破

不過這也可能只是因為台灣對我來說比較熟悉

所產生的一種錯覺

 

最後以講者的一段話作結,

細節已經忘了,

不過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說:

如果我們都從自己的文化來理解對方,

那永遠不可能知道他真正的意思,

必須要透過他的文化,

彷彿新的眼睛一般去看世界,

才能真正地明白對方的想法。

算是對於和挪威人交友很挫折的國際學生的鼓勵吧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an北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